万祥山上党旗红
英雄精神代代传
(相关资料图)
沂源县清明节“赞英雄 祭先烈”
为深入挖掘沂源红色资源、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提升沂源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聚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点燃新时代沂源干事创业激情,由淄博市人民政府、淄博军分区、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沂源县委、沂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万祥山上党旗红 英雄精神代代传”——沂源县清明节“赞英雄 祭先烈”活动,将于清明节期间在沂源县石桥镇万祥山举办。
沂源县新时代双拥硕果
山东省沂源县是革命老区,是山东省唯一“人民楷模”朱彦夫的家乡,拥有万祥山红色记忆馆、“618”战备电台、“老三线”军工厂、南岩民兵等知名红色品牌。
在沂源这片红色热土上,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一大批元帅、将军,骁勇征战,建功立勋。涌现出了杨荆石、左太传、杨兴忠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英雄连长何万祥、南岩民兵、历山担架团名震齐鲁大地。
聚力备战,
拥军支前保障到位
沂源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驻地部队放在心上,更将官兵需求抓在手上。吸纳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组建拥军支前工作队伍;县大班子领导主动走访部队,面对面倾听官兵需求,每项需求均明确分管县领导和责任部门,限时予以帮助解决。
充分调动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拥军热情,通过强化拥军职能、督促责任落实、成立拥军志愿队伍等方式,抓好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县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对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落实双拥共建1个驻军结对1个镇办、1个县直部门、1个企业、1个学校,军地共建“1+4”等机制,创新开展“点单式”服务、“星火课堂”进军营、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
主动跟进,
优抚保障服务到位
沂源县委、县政府以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退役军人安置、优抚政策落实为重点,全面实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项目,退役军人安置水平和安置质量连年提升,县烈士陵园深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开展“云祭扫”方式,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军人依法优先”标识,发放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贷款,为“一年两征”入伍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举行“参军礼”,开展驻军退役人员“第二故乡情”拥军活动,倾心聚力服务驻沂部队。
加大拥军单位、门店宣传力度,密织社会化拥军网,面向全县商超、交通物流、餐饮、医疗保健等行业领域,招募社会化拥军单位和门店500多家,营造“千门万店齐拥军”的浓厚氛围。大到医院、银行,小到家电、汽车维修、拥军加油卡,军人军属都享受优惠待遇。
鼓劲造势,
崇军尚武培树到位
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营造浓厚双拥氛围作为支持和保障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工作中统筹谋划,逐步形成了“县有双拥街、镇有荣誉室、村有光荣墙、军有教育活动”的立体化宣传格局。在全县范围内铺开了“兵妈妈”“好军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村村建有“光荣墙”“风采墙”“荣军墙”,让“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成为一种时尚。
沂源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厚的双拥氛围,给青年人埋下了崇军尚武的种子。
朱彦夫事迹展馆及产业基地,是沂源红色教育“打卡”地标,作为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每年为新兵入伍上“第一课”,由此也成为了军地双方传承革命精神、弘扬英雄主义、励志铸魂育人的双拥工作主阵地。
沿青兰高速沂源出入口至县城,相继打造了27公里的“双拥文化一条街”“拥军路”“楷模大道”,让双拥成为从高速进入沂源后的第一张名片。在沂源县建成首条“双拥文化一条街”、“拥军路”、“楷模大道”,内容涵盖沂蒙精神、县内红色资源、“三线”军工厂、“人民楷模”朱彦夫名言、各驻军外宣、人民军队光辉历程、十大英模人物、部队拥政爱民、县内退役军人典型、双拥标语口号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双拥氛围。
共建共享,
推动双拥热情持续升温
在沂源红色土地上,军爱民、民拥军的佳话广为传颂。地方每年两次邀请驻地部队领导观摩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军地双方共建双拥路、双拥宣传街,实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的成果共享。
驻军部队通过内挖外引筹集资金,帮助8个镇、街道实施扶贫项目和村卫生室建设。深化“1+4”机制平台,24家共建单位与县内驻军互动开展“基层体验日”“军事体验日”活动,行业拥军、社会化拥军蓬勃开展,县社会组织联合联谊会、企业家商会积极参与拥军支前。
由退役军人、民兵为主的双拥方队,每年为5000余名新生开展国防教育。在镇、村两级设立不同形式的军民联络点,持续开展“八个一”双拥活动,在崇军尚武精神感染下,全县兵员质量逐年提高,大学生士兵征集比例显著提升。同时,在新兵入伍前组织开展专题活动,教育他们不忘入伍初心、牢记家乡期待。
4月4日(星期二)10:00,沂源县清明节“赞英雄 祭先烈”活动将在央视频、文旅慢直播、文旅云直播、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十余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敬请关注!